关于政协十二届潮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8号提案答复的函
关于政协十二届潮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18号提案答复的函
湘桥工作组:
你们好!
首先感谢贵组对我市文物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!
您们提出的关于发掘、保护和利用侨批文化,助力潮州创建文明城市的提案收悉,经研究,现答复如下:
以“侨批”为代表的侨文化是潮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它是潮州人海外移民史、奋斗史、爱国史的见证,富有地方特色,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,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,是潮州作为著名侨乡的特色文化资源。为此,我们一直致力于传承、发展、弘扬侨批等相关侨文化,助力潮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。
一、近年来,在市委统战部的牵头下,多部门相互协作,有效发掘、保护和传承侨批文化。2018年10月25日,在我市的大力支持配合及精心组织下,新加坡南洋草堂文化交流会、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在我市成功举办《侨批里的中华情》首发式。来自新加坡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珠海、汕头等地的专家、学者、媒体,以及我市、各县区有关部门负责人和部分师生代表100多人出席了活动。我市通过此次参与举办《侨批里的中华情》首发式,利用赴会知名作家的影响力及传播途径,迅速将侨批文化的魅力传递到世界各地,并获得了良好的反响。
二、为进一步挖掘涉侨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,丰富充实我市文化旅游内涵,我市利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契机,对区域内涉侨的祖屋、祖坟等建筑物、场所进行摸查,将其中具有历史、艺术、科学价值的建筑物推荐评定为文物,并进一步加强保护利用。经多方努力,李氏祖墓、西马路庄宅、义井巷吴宅、刘察巷曾宅等涉侨文物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,郑智勇故居(新乡仁美里)被评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,陈伟南故居、华一资政第等列入潮州市文物保护单位。另有云梯汝南旧家、“实叻社”等24处涉侨建筑物被列为文物点。侨文化的保护利用与古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,助力打造多元的古城旅游文化产业。
三、近年来,我市找准切入点,精心挑选了一批既能引发捐赠者的捐赠热情,又能造福子孙后代,既能修复文物古迹、弘扬潮州文化,又能使捐赠者千古留芳的建设项目,把侨资侨力引导到推动我市文化旅游事业发展上面来,广济桥维修工程、太平路牌坊街维修工程等项目的修复都得到了海外乡亲的热烈响应。在他们的大力支持下,广济桥、太平路牌坊街涅槃重生,成为潮州一处处靓丽的地标。我市还借力名人效应,动员旅港乡亲新扩建饶宗颐学术馆,进一步提高潮州的知名度和影响力。
四、设立潮州侨批文化展示馆,有利于对侨批这一独特的原生态实物进行抢救和保护,为进一步研究和发展侨文化,丰富我市文化内涵,增强文化软实力提供新的平台。我们将充分发挥文物部门资源优势,借助民间收藏家协会这一平台,发动协会收藏家广泛征集多种多样的侨批,同时将协助有关单位向海内外征集侨批,使散落在民间和海外的侨批得到收集保护,更好地抢救侨批这一日渐消亡的珍贵文物。同时,利用接待、出访的机会,多形式、多渠道向广大华侨、华人、港澳同胞宣传、推介设立侨批馆的规划设想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,积极争取海外乡亲的支持。
五、充分发挥侨务部门的桥梁纽带作用,通过主动 “走出去”与积极“请进来”, 在加强交流联谊的同时,坚持“积极引导、自愿参与”的原则,有区别、多渠道地做好海外侨力的开发和引进,积极探索一条侨务与文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,切实把侨乡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,利用潮州文化底蕴,发展独具潮州特色的文化事业,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,为我市进一步创建文明城市打下坚实的基础。
潮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
2019年6月9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