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政协第十二届潮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第3号提案答复的函

2020-10-30 14:54
发布单位:市工信局
【浏览字体:

陈丽敏委员:

  您牵头提出的关于《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企业加快发展》的提案收悉,经综合市发展改革局、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、市商务局、市金融工作局、市税务局、市自然资源局、潮州海关、饶平海关等单位意见,现将有关办理结果答复如下:

  一、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

  (一)简化行政审批程序。目前,全市网办率达到87.5%,98.5%以上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实现“最多跑一次”;企业开办时间平均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;不动产登记实现一般登记类业务5个工作日办结、抵押类登记业务3个工作日内办结。全市共有161项“绿色通道”事项,21项“容缺受理”事项,11项“告知承诺”事项,50项“一件事主题服务”,并将109家重点企业纳入全流程代办服务范围。

  (二)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。今年以来,共完成1111项省级调整事项的认领和实施清单编制工作,并组织市、县各部门编制部门权责清单,并进行动态管理。目前,我市在“广东政务服务网”上公布了17408项权责清单。

  (三)落实商事制度改革。切实推进“多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等便利化改革。今年来,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13104 户,同比增长8.77%;期末实有各类市场主体139995户,同比增长12.68%,市场主体总量呈现稳中有升态势。

  下一步,我市将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,深入推进“放管服”改革,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期限,简化办事流程,不断强化主动服务企业意识,为企业提供“保姆式”服务。落实党政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制度,建立“企业吹哨,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深入推进“暖企行动”,了解民营企业生产经营等情况,跟踪协调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困难,推动政商“亲清”交往。

  二、切实优化营商发展环境

  (一)加大政策扶持力度。疫情以来,我市迅速订出台市“复工复产 25 条”等一系列政策措施,组织开展“潮州市助力复工复产扶持企业发展优惠政策宣讲会”,成立政策宣讲团到一县三区举办6场次政策宣讲会,全力打通惠企政策落地“最后一公里”。此外,我市梳理编印了省、市近年来出台的政策文件中含金量高、力度大的惠企措施,帮助企业用好用足各项惠企暖企政策。

  (二)抓好政策落实兑现。全市累计新增减税降费5.47亿元,为企业减少用电成本7788万元,全市共有79户陶瓷卫生洁具出口企业享受新出口退税率政策,共多退税款738万元。

  (三)营造公平有序市场环境。积极推进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,完善市场主体监督机制。加快推进市场主体“死户”清理,大力查处清理无证无照经营行,截至6月份,共清理“死户”企业196户,对无证无照经营企业发出责令整改通知书780份。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知识产权保护体系,推进公平竞争制度建设,共审查文件1224份,进一步优化竞争环境。

  (四)畅通政企沟通渠道。深入实施党政领导挂钩联系企业、重点企业联络人等制度,疫情期间,成立15个工作专班下沉到企业指导,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。充分发挥市工商联、市各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,畅通沟通渠道,听取民营企业意见建议,助力我市民营企业健康发展。

  下一步,我市将不断强化政策扶持力度,围绕民营企业发展的难点、痛点、堵点,主动对接,精准施策;畅通政企沟通渠道,广泛听取民营企业诉求,提高政策针对性,不断完善“1+N”产业扶持政策体系。加强政策宣传辅导,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,让广大民营企业全面知晓政策,帮助企业用好、用足、用活各类政策。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,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,着力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。

  三、推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

  (一)创新土地供应方式。针对企业“用地难”问题,出台《潮州市现代产业用地供应办法》,在每年新增的建设用地指标配置时优先支持、保障现代产业项目用地需求,推动三环集团、恒洁卫浴等一批企业新厂区顺利建设。

  (二)大力发展工业地产。修订出台了《关于鼓励通用厂房建设促进工业地产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大力推进饶平(樟溪)工业地产项目建设,帮助中小微企业实现低成本扩张和低成本转化,推动中小微企业规范化、园区化发展。

  (三)强化土地要素保障。印发实施《盘活园区闲置土地推动入园项目建设工作方案》,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开展园区闲置土地及厂房的清理处置,为新项目落地腾出更大空间。2019年,共摸查出5宗闲置土地及13宗空置厂房。

  下一步,我市将不断强化民营企业的土地要素保障,新增指标重点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和产业平台建设。加快产业园区土地收储工作,加大园区“批而未供、供而未用”闲置土地清理力度,为新项目落地腾出更大空间。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。大力发展工业地产,进一步推动我市产业园区、工业集中区开发建设工业地产项目,引导中小微企业规范化、园区化发展,提高工业用地的集约节约水平。探索“三旧改造”新路径,鼓励民营企业实施“工改工”改造,积极引进和发展产城融合项目以及工业地产项目,为民营企业打造绿色、开放、创新的产业发展新空间。

  四、大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

  (一)畅通政银企对接渠道。举办银企对接、政策宣讲等相关活动48场次;推广应用省“中小融”平台,促成融资对接900万元;深化“银税互动”,累计为3309户企业提供贷款175.26亿元;上半年,全市金融机构累计向1705户企业、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发放贷款39.19亿元;累计为267家企业办理转贷、续贷、展期业务10.81亿元。

  (二)健全增信担保机制。发挥好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5个政府信贷风险补偿金作用,上半年累计为民营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3.15亿元;发挥2家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作用,以不高于1%的优惠担保费率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12万元。

  (三)推动企业直接融资。目前我市已形成省、市、区三级财政联动支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,累计给予4家拟上市、挂牌企业900万元奖励;为6家企业争取到524.8万元的奖补资金。目前,我市共有上市企业9家,新三板挂牌企业6家,省内合规区域性市场挂牌企业29家。

  (四)鼓励金融产品创新。创新开发本地化、个性化的信贷金融产品,切实破解小微民营企业抵押担保问题。目前,已累计向企业提供无担保信用贷款19.14亿元。推出“战疫贷”“抗疫贷”“复工贷”等专属金融授信产品,新增发放普惠型小微贷款16.81亿元,同比多增10.04亿元。

  下一步,我市将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,搭建好政府、金融机构、企业合作平台,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,高效使用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、技术改造风险补偿资金池、科技信贷风险准备金等专项资金,引导鼓励企业通过挂牌上市、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,积极引进优质融资担保机构,切实解决企业“融资难”“融资贵”问题,促进中小微企业提质升级、做强做优做大。

  五、切实提升企业发展质量

  (一)加快企业转型升级。落实《潮州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(2019-2021年)》《关于加快推进智能化应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措施,推动企业加快自动化、智能化应用,实现转型升级。截至2019年底,全市智能化、自动化生产设备近4000台(套)。

  (二)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。目前我市拥有省高成长中小企业28家,累计认定高新技术企业110家、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9家、省级重点实验室1家、省级新型研发机构2家。“十三五”以来,我市共有7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得省科学技术奖,并创连续三年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的佳绩。

  (三)加快核心技术研究。三环集团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电堆工程化开发”项目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,实现潮州企业承接国家重大科研任务零的突破;韩江实验室与三环集团联合申报的“5G通信基站用高容量MLCC项目研究”项目成功列入省快速响应重大科技专项。我市承接省级重大项目数居粤东西北各市前列。

  (四)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。全市共有170多家企业与50多所高校、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,吸引了一批专家教授担任企业科技特派员。与韩山师范学院签订产教融合战略合作协议,探索建立专家人才双向流通机制,促进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。

  下一步,我市将大力实施《潮州市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》,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步伐。支持企业建设企业技术中心、工程实验室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、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,加大科研资金投入,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。支持企业“上云上平台”,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,打造一批行业标杆示范企业,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民营企业深度融合。

  六、扎实推进“个转企”“小升规”工作

  (一)加快推进“个转企”。进一步提升“个转企”服务效能,强化部门协调配合,促进“个转企”“小升规”“规转股”“股上市”的良性循环,上半年,我市共完成“个转企”254户,占全年目标数(500户)的50.8%。

  (二)扎实推动“小升规”。建立2020年“小升规”企业培育库。通过分析遴选并结合新开工投产企业动态以及后期跟踪培育情况,确定了163家企业作为全市2020年“小升规”重点培育企业;落实企业所在地镇(街道)实施分类培育指导,建立重点企业定期走访联系制度,扎实有序推动“小升规”工作。

  (三)开展专项服务督导。成立专项督导组赴各县区实地调研小升规重点培育企业、省专精特新企业,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,收集、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遇到的困难和问题。目前全市已有7家新投产企业提请上规入库。今年,全市共有15家企业被认定为省专精特新企业,2家企业被推荐上报工信部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企业。

  下一步,我市将加强“个转企”“小升规”重点企业培育库建设,积极做好跟踪指导服务工作,培育扶持一批符合产业导向、成长性好、创新性强、发展前景广阔的小微工业企业上规模。进一步加大对新上规企业的奖励力度,对新上规的企业给予融资、用地、用能等方面的政策扶持。加快引导中小企业专业化、精细化、特色化、新颖化发展,打造具有持续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群体。

  专此答复,诚挚感谢您对潮州民营经济发展和工信部门工作的关心支持。

  


潮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

  2020年9月25日



附件:

Baidu
map